“天下廉吏第一” 勤政爱民传世——探访于成龙廉政文化教育基地
发布时间:2024-08-09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
在距离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西南25华里处的乌崖山麓,千年古刹安国寺坐落于此,这里曾经走出了“天下廉吏第一”的于成龙。
图为于成龙廉政文化教育基地。文子玉 摄
于成龙(1617年-1684年)字北溟,号于山,清山西永宁州来堡村(今属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北武当镇)人。45岁出仕之前,曾在安国寺内苦读六年,于成龙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便设立于此。教育基地通过“家风家教”“勤政爱民”“吏治清明”“廉能业绩”“从严治党”“警钟长鸣”六个展区,全景展示于成龙为官23年两袖清风、惩恶扬善、尚廉治贪的典型事迹。
“他从知县做起,政声卓著,三次被举‘卓异’,清廉操守老而弥坚,终成一代封疆大吏。于成龙一生做官深受当政者器重和百姓爱戴,在两江总督任上去世时,‘士民男女无少长,皆巷哭罢市’,死后二十三年,江南百姓仍多见‘家绘像以祀之’。生前被康熙帝誉为‘清官第一、天下廉吏第一’。”循着讲解,抚碑睹物,于成龙家族“勤耕读,孝乡里,重仁德”的遗风,依稀可见。
图为于成龙优良家风家教展厅。文子玉 摄
于成龙家族世代生活的永宁州(包括今离石区、柳林县、方山县境)位于巍巍吕梁群山深处,这里历史上沟梁峁壑,交通闭塞,土地贫瘠,物产不丰,形成了“民多质鲁,勤于农业,拙于服贾”的社会风貌,也造就了永宁人质朴、敦厚、勤俭、上进的精神风尚。几百年来,于氏族人在这块古老的文明厚土上,耕读传家,自强不息,代代传承。最终形成了《于氏族规家训》:“居家切要勤俭,不可奢靡;待人务宜谦光,不可骄傲”,“种田不离田头,深耕易耨,是其本分”……而于成龙对“耕读孝行修身”的家风家教更是笃行不怠,并言传身教,其子孙后代也多以“仁存正德、乐善公益、博施济众”闻名乡里,受人称颂。
清正廉洁贯穿了于成龙的宦海生涯。康熙十年(1671年),黄州大旱,时任黄州府同知的于成龙提出“勿使一民饿死”的要求,开官仓赈济,劝富户解囊献粮。他把自己仅有的一匹骡子卖了十两纹银,加上俸银,买米救济灾民,自己又亲自炒制谷糠,熬煮糠粥,广而推之,并亲自带头食用,与灾民共度饥荒。老百姓十分感激,称“于糠粥”,编民谣传唱:“要学于公清廉,先吃于公糠粥”“要得清廉分数足,唯学于公吃糠粥”。
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,68岁的于成龙病逝于南京督署中。僚吏们来到他的寝室,只见床头上,唯有绨袍一袭,靴带二条,堂后瓦瓮中也只有粗米数斛,盐豉数器而已,无不失声痛哭。城中的老百姓得知于成龙去世后,纷纷“巷哭罢市”,焚香祭奠,隆重悼念。于成龙的灵柩启运回乡时,江宁城万人相送,哭声震天。
图为展出的于成龙的清廉事迹。文子玉 摄
“这样清正廉洁的故事还有很多,于成龙严于律己,清廉一生,对今天的党员干部仍有镜鉴意义。”安国寺于成龙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讲解员李娜介绍,康熙二十一年(1682年),于成龙抵任两江总督后,面对江南吏治腐败、奢靡侈丽之风,总结自己历仕以来勤政为民、廉洁从政的经验,亲自制定并颁布《示亲民官自省六戒》,强调“勤抚恤、慎刑法、绝贿赂、杜私派、严征收、崇节俭”,作为对“州县地方基层官员”的为政准则,在当时收效甚好。
他审慎用权理政,20余年的宦海生涯,为国家与百姓办成了许多难事、好事、复杂的事,建立了功勋。
图为展出的于成龙审慎用权事迹。文子玉 摄
于成龙初到黄州府任同知时,当地岐亭盗贼横行,甚至光天化日之下抢劫杀人,官府无策。他通过缜密观察、了解发现府衙捕役汤卷有盗贼的名册,经过周密的策划拿到了这份名册。他扮作农夫客商进行私访调查,将名册上的众贼人一一缉拿归案,绳之以法,其余盗贼闻之无不丧魂落魄。他用心用情审判各种案件,坚持公平公正,合情合理更合法,被百姓称为“于青天”,著有《判牍菁华》,后世流传的《于公案》更是讲述许多他一心为民,断案如神的故事。
“于成龙就是通过审时度势,科学决策,真正把难事办成、把好事办好,践行着《示亲民官自省六戒》,成为一代又一代为官者的榜样。”李娜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