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风丨惟折磨乃见吾辈

发布时间:2024-06-13
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

  明人陈继儒在《小窗幽记》中写道:“怪小人之颠倒豪杰,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;惜吾辈之受世折磨,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。”大意是说,不要怪小人颠倒是非黑白,正是因为他们习惯了颠倒是非才成为小人;不要感叹我们经受的磨难,正是因为历经磨难,英雄本色才更为彰显。磨难是一剂良药,心性明澈、通权达变等优点,很多时候正是从磨难中获得的。这便是“学以益才,砺以致刃”的道理。

 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,类似激励人们经历磨难以求成才的名句典故还有很多。《礼记·学记》中讲:“玉不琢,不成器。”一块原石,不经一番雕琢,难成美玉;一段生铁,不经一番锻造,难成好钢。人同此理,正如《诗经·淇奥》里所说:“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”人的成长也如同雕琢玉石、锤炼精钢那样,只有经历磨难和历练,才能最终有所成就。可以说,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。

  越是吃劲岗位、艰苦环境,越能磨砺品质、增长才能。南宋陆游在《苦笋》诗中写道:“人才自古要养成,放使干霄战风雨。”陆游的一生,就如同他笔下的“苦笋”,经历了风雨洗礼和磨难考验。从军岁月,陆游经常往返于大散关、凤州、骆谷等地,一次,他随宋军深入前线勘察敌情,看到的是“壶浆马首泣遗民”。这样的经历对陆游触动很大,以至于他到了晚年还写下“忆昨王师戍陇回,遗民日夜望行台”这样反映百姓心声的诗句。可以说,艰苦、危险的军营历练,孕育了陆游的家国情怀,也成就了一名伟大的爱国诗人。

  “人须在事上磨,方立得住,方能静亦定,动亦定。”人的一生是否成功,决定性因素和影响的因素很多,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承受各种各样的历练,经历各种磨难,是否能够战胜各种挫折和失败。人生成功的过程,其实就是承受各种痛苦、经历各种磨难,战胜各种挫折和失败的过程。文王拘而演《周易》,仲尼厄而作《春秋》,屈原放逐,乃赋《离骚》,举凡有大作为的人,必定要经历一番挫折的磨练。

  艰难方显勇毅,磨砺始得玉成。在红军队伍中,绝大部分基层官兵都是年轻人,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多少文化,参加革命的目的也很简单,然而在他们加入到红军这支队伍中,特别是经过长征血与火的磨砺后,理想信念在生死考验中更加坚定,意志在千锤百炼中更加顽强,目光在纷繁复杂中更加高远。

  古人讲,“自古雄才多磨难,从来纨绔少伟男。”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,必须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、关键岗位的淬火、重大任务的砥砺,而且挫折和磨难本身就是成长的必要经历,与人生相伴而行。只有主动到一线去、到任务中去,多接“烫手的山芋”,多当“热锅上的蚂蚁”,经受急难险重任务的淬火加钢,才能不断强胆魄、磨意志、练本领,才能扛得了重活、打得了硬仗、担得起重任。